根据一项针对宠物无家可归问题的国际研究,约有35%的猫和狗要么生活在街头,要么被送进收容所等待领养。
该研究由一个由动物福利专家组成的全球联盟与玛氏公司合作进行。宠物无家可归项目旨在了解宠物无家可归问题的规模和导致宠物流浪或被送进收容所的因素,并揭示了当今庞大的隐藏宠物群体的需求。
该项目的目标是推动更加明智和有针对性的行动,以帮助减少无家可归问题,并确保宠物得到他们需要的关爱,玛氏宠物保健公司的官员们报道说。
玛氏宠物保健公司全球总裁洛伊克·穆托表示:“我们知道宠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我们希望帮助确保所有宠物得到他们需要的关怀。在受调查国家中,每两只狗或猫中就有另外一只没有那么幸运。那不是我们希望给宠物的世界,我们希望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推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让更多的宠物过上他们应得的生活。”
宠物无家可归项目利用来自全球和当地900多个信息来源的数据,以及近30,000份公众调查和200次专家访谈,绘制了以下国家和地区的宠物无家可归状况: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立陶宛、墨西哥、新西兰、菲律宾、波兰、南非、土耳其、泰国、美国和英国。
在这20个市场中:
街头有1.43亿只狗和1200万只狗被送进收容所
街头有2.03亿只猫和400万只猫被送进收容所
“狗和猫的流浪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些新数据将帮助动物福利组织、决策者、宠物专业人士、学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该问题的规模和影响因素,从而支持最具影响力的干预措施。”国际人道主义协会主席杰弗里·弗洛肯表示。
虽然每个国家都面临不同的挑战,但数据还显示了这20个国家的几个共同主题:
宠物友好的住房限制
近5分之1的人考虑将自己的猫或狗放弃的原因是他们要搬家,无法带上宠物。过去曾重新安置宠物的人中,有近一半是出于这个原因。
养宠物的挑战
全球范围内,约15%的宠物主人考虑在未来12个月内放弃自己的宠物。
许多因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个人健康和健身挑战是全球第一大原因,与住房相关的因素排名第二,时间压力成为能够照顾宠物的第三大常见原因。数据还显示了其他因素,如行为问题、家庭过敏和成本等。
遏制流浪动物数量增加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宠物,而且通常无法与它们重聚。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失去过宠物,其中将近60%的宠物主人从未找到它们。
在全球范围内,宠物主人报告称,仅约50%的拥有的狗和约60%的猫绝育,这意味着如果不加控制地繁殖,剩下的宠物可能导致计划外的繁殖,加剧问题。
“无论是考虑领养宠物,还是进行改变以使更多的租赁住房能够允许养宠物,都可以产生影响。我们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支持3000万只弱势宠物,希望这些数据能够让我们和其他人做出取得重大影响的干预措施。”穆托补充道。
与玛氏公司一起开展这项全球数据倡议的是来自以下组织的领先动物福利专家顾问小组:国际人道主义协会、猫狗避孕联盟、国际犬类伙伴关系和国际伴侣动物管理联盟。
为了纪念这一数据的发布,玛氏公司向国际人道主义协会捐赠了50万美元,用于在印度、南非和墨西哥资助基于数据的项目。这些项目将提供生殖控制、培训和关爱数千只动物。该公司官员表示,这是玛氏和其合作伙伴在过去三年中支持了全球近1000万只弱势宠物的重要工作的延续,其中包括向弱势宠物捐赠了超过1亿份食物,为超过3万只流浪动物进行绝育手术,并为超过10万只宠物提供了全面的预防性护理,包括健康检查、预防药物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