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起床困难户,关于豹纹守宫的冬化
概述:在豹纹守宫的家乡,气温也在慢慢下降,通常从每年的11月开始,当地的气温会开始下降到15℃以下,并逐渐变得更低。为了度过这样寒冷干燥的时期,豹纹守宫会找到相对保暖的角落或者缝隙蛰伏起来,直到春日回暖。豹纹守宫不是真的冬眠,而是更浅的休眠,或者说冬化。豹纹守宫的冬化休眠会根据环境变化、外界的刺激随时醒来。
眼下已经是11月了,很多人准备趁着电商促期囤一拨货,但对于一些两爬饲养者来说,也到了着手准备动物冬眠的时候。
各地的气温都在逐渐转凉,一些北方地区的夜间温度已经到了0度以下。
在豹纹守宫的家乡,气温也在慢慢下降,通常从每年的11月开始,当地的气温会开始下降到15℃以下,并逐渐变得更低。有些地区因为位置和地形的不同,气温会降至零下。为了度过这样寒冷干燥的时期,豹纹守宫会找到相对保暖的角落或者缝隙蛰伏起来,直到春日回暖。在分布地区的北端,它们有些在9月已经进入休眠;而在较温暖的南方,它们通常在11月左右开始休眠,也有些地方的豹纹守宫整个冬季都正常活动。
豹纹守宫不会冬眠。很多文章如是说,但这很容易被误解。实际上表述的是:豹纹守宫不是真的冬眠,而是更浅的休眠,或者说冬化(brumation)。相较而言,冬化更接近“睡”一些,而哺乳动物的冬眠更接近“昏”一些。当然不同物种的冬日状态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豹纹守宫的冬化休眠会根据环境变化、外界的刺激随时醒来。有时还会活动一两天,然后回到冬化状态。

像之前说的,对于豹纹守宫来说,冬化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从而度过低温时期。在自然环境中,冬化的结束意味着繁殖期的到来,能刺激豹纹守宫的交配繁殖。诸多有名的豹纹守宫饲养者都坚持给自己的豹纹守宫冬化。其中就包括以前提到的,拥有目前最长寿记录的豹纹守宫的饲养者Esther,在17年的采访中表示过,仍在让当时37岁的豹纹守宫正常冬化。
但冬化对于豹纹守宫是否必须?也并不是,一些饲养者并不给自己的动物冬化,也成功实现了多次繁殖。有些饲养者也表示不建议新手给自己的豹纹守宫执行冬化,因为冬化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尤其在一些不当的认知和操作下。
不当的认识和操作,没错,这可能会让豹纹守宫一觉不醒。但同样,一些成功的经验也能帮助冬化顺利完成,所谓会者不难。下面就来介绍一些资深饲养者关于豹纹守宫冬化的经验之谈:
首先,冬化也需要看动物的自身条件,下面这些情况就不要进行冬化:
幼年的豹纹守宫
过于瘦弱的个体
正在生病的的个体(包括慢性疾病,如代谢骨病)
怀孕中的个体
受伤、尾巴脱落未再生的个体
准备冬化的豹纹守宫必须健康且足食,应该有较粗的尾巴,但本身不能太肥胖,过于肥胖反而会对冬化过程带来危险。体态均衡是最合适的。
豹纹守宫的健康并不仅限于外观上的无病无伤,还包括体内是否携带寄生虫,在国外的一些饲养者会把豹纹守宫的粪便拿去化验,保证不存在寄生虫后再进行冬化,这也是放止冬化期间寄生虫得势。
豹纹守宫本身无恙,下面是冬眠环境的准备。只要能满足温度需求,把豹纹守宫放在平日生活的环境中;还是将它们放置在一个相对简易的盒子里,并挪到其他温度适宜的房间都可以。如果将它们单独安排在盒子里,那么可以选用30×40的塑料盒,并保证里面垫着厨房纸巾,配备躲避、水盆、湿盒这些功能设施。
实施冬眠可以从11月开始逐步减少豹纹守宫饲养环境的光线和加热时长,让壁虎感知到气候变化,为冬化做准备。这个过程可以每3天把加热时长减少1小时,或者每周减少2小时,逐步完全停止加热。而照明时长同样随之减少,如果房间有自然光的话就可以停止照明。
冬化对于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需要把饲养箱/盒放置在15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环境中,不要高于18度,更不要低于10度否则冬化的豹纹可能会冻死。
这个过程豹纹守宫的食欲也会逐渐下降,可以在停止加热真正进入冬化的前两周停止喂食。但要一直保证有新鲜的水供应。
冬化过程中,主人也不是甩手掌柜,需要定期的检查豹纹守宫的健康状态。测量体重,如果体重下降较多,就应该唤醒它,停止冬化。
结束冬化就是倒放冬化过程,时间可以在2月中或3月,要做到逐步升温,在壁虎活动后开始少量喂食,直至常态。
最后,如果主人开始了饲养箱的冬化过程,但豹纹守宫仍然吃得猛,精神棒,那就也不必非得冬化。很多时候天气转凉豹纹就会自动减少摄食、减少出没,而如果有个体没有表现出“困意”,那也就顺其自然吧。
要不要冬化,具体的操作,还请有意的饲养者根据动物和环境的实际情况操办,此文仅做参考。